期刊介绍
期刊导读
- 08/20心理测试:当你饿时会选择吃哪份?秒测出深爱
- 08/18父母的3个“热心”行为,正在慢慢破坏孩子的专
- 08/18在国际舞台发“中国声音”,山师三心理学研究
- 08/18蒙古族大学生阅读蒙汉文散文的眼动研究
- 08/16行为习惯决定孩子“自律性”巧用“习惯心理”
父母的3个“热心”行为,正在慢慢破坏孩子的专
法国的一位生物学家曾经说过:“注意力是知识的窗户。没有它,知识的阳光就无法进来。”
说到关注,父母有很多话要说:
“我家孩子每天都在上课,说什么都没用!”
“一做作业,就麻烦大了,上厕所喝水都坐不住!”
“没有什么是长久的,久而久之就会烦人!”
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。别人家的孩子听课很认真,作业写得很快,什么事都能坐下来。为什么我宝宝的屁股看起来像她屁股下面长的指甲?分心,看来注意力不集中是天生的!
的确,专注力是与生俱来的,孩子天生就有专注力,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,有的孩子专注力越来越好,有的孩子则越来越差。 ?
一组德国研究数据显示,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。如果孩子注意力越来越差,最大的原因就是父母!
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这件事,所以总是“热心”地引导孩子。 他们不知道“好心做坏事”,父母已经在无形中破坏了孩子的注意力。
- 热情行为一:不断督促孩子
“能不能快点”、“快点”、“快点写”、“快点吃饭”……你是不是经常这样催你的孩子?
孩子的发育状况决定了他不能很快做很多事情。例如,一年级的孩子手部发育不足,写字慢是很正常的。孩子小,体力有限,走路慢是正常的。
但是从父母的角度来看,他们并不这么认为。他们认为十分钟能做的事情,半小时就可以做完,一定是因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。
于是家长就在孩子的身后,不断地催促和唠叨,把自己的焦虑和不耐烦的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。孩子的注意力一再被打断,同时又害怕被责骂,害怕做事。总是心慌意乱,很快就结束了。这样一来,孩子就无法专心完成眼前的事情,注意力也被破坏了。
- 热情行为二:过度干扰
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与脑科学教授陈宇做了一个实验:让40组12-16个月大的婴儿玩积木。其中,经常被父母打扰的孩子,眼中总是闪烁着光芒。 ,要么望着天花板,要么望着父母的肩膀。在被父母打扰之后,他们的注意力再也没有回到玩具上。
先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叶壮指出:注意力是一种持续的认知活动,父母的干预会强行打断孩子的注意力。同时,儿童注意力的分布是有限的。父母一旦受到打扰,孩子就很难再去注意别的事情。
孩子在搭积木,家长让孩子喝一会儿水,一会儿让孩子上厕所;
孩子在做作业,家长说一会字不好,然后说题错了;
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没有听到父母在叫自己,所以父母就骂孩子...
蒙台梭利曾经说过:“除非您的孩子邀请您,否则不要打扰您的孩子。”
父母的不断干扰和强迫引导,不断破坏着孩子的专注状态。久而久之,孩子的注意力就被破坏了。
- 热情行为三:让孩子玩电子产品
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在看电视或 iPad 时特别专注,听不到他们怎么喊。他们认为这是一件好事,说明他们的孩子注意力很好,但事实恰恰相反。
神经学家约翰·麦地那指出:3岁以下儿童每天看1小时电视,7岁前出现注意力问题的可能性会增加10%。
丰富多变的画面让孩子感受到瞬间的刺激。孩子被瞬间的刺激所吸引,大脑就会停止思考。 这种专注其实就是“被动专注”span>,是一种专注的错觉。
一旦失去了这种丰富多样的刺激,孩子就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枯燥的文字阅读和学习等需要“主动关注”的事情上,从而失去注意力。